情系家乡 慷慨助教——记河北省清河籍太保栾昆岭先生 -凯时kb88官方

注册
手机扫码注册
x
情系家乡 慷慨助教——记河北省清河籍太保栾昆岭先生

发布日期:2020-11-30

        2020年的一个夏日,我拜访朋友路过孙洼学校,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驻足凝望整洁干净的校园,看到了我熟悉的“乾元教学楼”几个大字,看着窗明几净的教室,我不由想起台胞栾昆岭老先生。栾老先生的大爱、善良、慈善之美深深感动着我,令我难以忘怀——
彼时,我刚刚上任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台办主任,2003年11月5日,接到了省台办的一封急件传真,上有省台办主任郑汉先的亲笔批示:“此函带转市台办与清河政府后,尽快拿出意见回复栾老先生表示感谢。”
          原来是清河籍台胞栾昆岭先生致省台办主任的信件,他希望为家乡孙洼办事处捐资助学,内容是:“吾姓栾,名昆岭,字青森,民国十七年五月二十五日生于河北省清河县前栾洼村。因生于战乱,长于战乱,无缘多读书,致而遗憾终身,故有意在前栾家洼修建一所现代化的初级中学,使后代子孙能够接收一点较好的基础教育,我意见是建校不办校,盖校不管校。地址希望建于栾家洼村,最好建于前后栾洼村和纪洼村之间,祈省府拨出土地以资助建校,建成之后,由政府经营及管理,务求政府设计规划及施工。吾是退休老机械兵,能力积蓄有限,需资金若干,尚力能及,其余部分只好有政府筹集,当亲赴拜候。敬请赐覆专此,敬请,安祺。2003年10月21日,思夜。栾昆岭手书。”
          省台办主任郑汉先批示随之转我手中,我凝视来信,深切感受到了栾老先生那种殷殷桑梓情、拳拳报国心。我深感责任重大,当即向县委领导作了汇报,栾先生的义举深深感动了县委政府领导,县领导指示台办及有关部门迅速落实,拿出方案及规划。征得县领导的支持,我与县教育局主要领导立即商议建校事宜,县教育局拿出三套方案供栾昆岭先生审定,征求他的意见,经几次协商,最终定在孙洼中学校内建设教学楼。这样既符合了老先生的意愿,又减轻了地方上的用地困难。
          栾老先生说:“吾是夕阳西斜迟暮之年,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看到乡梓后代在新教室上课,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是我一生之所愿。”他不但关心教育,还关心国家土地,要求盖教室不盖平房盖楼房,他说:“现在人口增加,土地相对减少,民食用地不足,要节约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时年78岁高龄的栾昆岭老先生,于1948年随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离乡已50余载,他魂牵梦绕的是家乡,时刻牵挂着的是家乡的这块热土,思念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当他从台湾回到家乡,踏上阔别几十年的故土,倍感亲切又非常感慨,既有对家乡变化的新奇,又有对家乡教育基础落后的惋惜。睹物生情,生于战乱,饱尝没有文化之苦的他,下定决心一定让家乡的子孙有一个更好的受教育环境。于是,他怀着对故园的思念和对桑梓子弟的厚望,坚持“束腹树人”的助学理念,毅然将自己省吃俭用所存积蓄拿出来,并动员儿子栾纪宗、栾纪清,女儿栾冰心和他一起慷慨解囊,将所集50万元全部奉献出来。
          2005年3月15日,在县委会议室召开的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参加的接受捐赠仪式上,栾昆岭老先生亲手将50万元交给了时任孙洼办事处书记庄哲的手中。时任县委书记路洪昌对栾老先生的善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建设教学楼,栾昆岭老先生没回台湾而住在济南,建设工程每到一个阶段,他都是上午从济南坐班车往清河赶,查看完工程进度及质量后,不顾身体劳累,下午坐班车马上再返回济南,县乡领导看他年龄大,天气又热,几次派车接送他,均被他谢绝。栾老先生背包里经常装着矿泉水和饼干,在工地上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吃几块饼干,县乡领导安排他在清河宾馆吃饭休息,他都婉拒,有时盛情不过,就吃点简单的饭菜,非常地节俭,他说,“省下钱来盖教学楼吧”。栾老先生能拿出50万元捐建学校,却舍不得吃一顿好饭,住一宿宾馆。老先生的所作所为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知情人,他高尚的精神境界令人敬佩,让我们感动!2005年9月2日,在金秋收获的季节,孙洼中学全体师生迎来了不同寻常的一天,经过5个月的紧张施工,倾注了栾昆岭老先生无数辛勤汗水和希望的乾元教学楼竣工落成。新建成的教学楼共三层,面积达1400平方米,宽敞的教室、崭新的课桌、齐全的设施,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该教学楼被栾老先生提议命名为“乾元教学楼”,据栾先生说这是他父亲的名字,也是寄希望于后代子孙做国家栋梁之才。仪式上,省市台办和县委领导亲临现场,省台办助理巡视员张献民为乾元教学楼落成揭牌。
          会上,栾老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训,向学生们讲述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希望学生们珍惜这大好的学习环境,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为国家繁荣昌盛作贡献。
          为给家乡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孙洼校区的教学质量,栾老先生又动员儿子栾纪宗、栾纪清,女儿栾冰心为孙洼中学设立了“乾元爱乡爱校奖学金”,并制定了《孙洼初中中学乾元爱乡爱校奖学金办法》,规定:自2006年2月始至2016年1月终,共计10年,奖励本校就读的初中三年级考取重点高中的应届毕业生前三名,每名学生奖励3000元;奖励担任初三课程的教师3000元,多名教师则均分。栾老先生每年拿出6000元,共计6万元,对孙洼学校师生进行奖励,激发了全校师生的学习工作积极性。截至2016年奖励学生30名,奖励教师60多人次,有28名学生考入大学。他们表示,绝不辜负栾老先生的希望,一定在学校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栾昆岭老先生深切热爱家乡这块热土,他在了解到自己家乡父老由于没有深水井,只能吃又苦又咸的浅井水的状况后,又找到我说:“看到老乡们吃水和浇地这么难,心里非常难受,我回去筹措点钱给村里打一眼深水井吧,你给我找个施工队。”栾先生诚恳的态度和语言,以及那颗慈善之心和对家乡的爱,又深深打动了我。经考察,我们与清河县泉新深井泵销售处签署了打井协议、铺设管道安装协议和罐房修建协议。栾老先生2005年11月拿出13.1722万元,为栾洼村打了一眼深水井。他从打井,购置大水罐、潜水泵、变压器,到建筑水罐房、修建水塔、铺设管道等每个环节,都亲临现场查看。他不顾天气的寒冷,亲自对水井的深度进行测量,查看施工质量,期间未吃过乡亲们的一顿饭。2006年6月,水罐正式投入使用。栾老先生打井不忘村邻,他说栾洼毕洼不分家,2007年又拿出6000元,为毕洼村铺设自来水管道,从此,前栾洼村、后栾洼村、毕洼村等3个村的村民,都吃上了深水井里的甜水,解决了吃水难浇地难的问题。他的无私爱心,受到了县乡两级政府的肯定和表扬,他的慈善得到了家乡父老的广泛赞誉,在他们村,一提栾昆岭老先生都竖大拇指,老人们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没有昆岭铺设管道,我们吃水都困难,现在都把水管铺到家门口了,这真是为我们做了天大的好事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就在栾昆岭老先生铺设管道时,了解到村里没有安装路灯,村民出行不方便,特别是夏天,老人们在没路灯的街上乘凉,这又一次触动了他那颗善良的心。他找到我,要求与我一起找县电力局领导,为村里申请安装电灯事宜,费用由他出,县电力局领导看到87岁高龄的栾老先生那种迫切愿望和慈善之心,决定把其他任务放一放,先为栾洼村安装电灯,了却栾老先生的心愿。2015年12月27日,栾昆岭老先生拿出省吃俭用的2.0591万元积蓄,购置了街灯、电线杆、铝线等,为村里安装了36盏灯,照亮了村民夜间出行的街道。乡亲们都说,“这些灯不但照亮了我们的路,也照亮了我们的心。”栾昆岭老先生这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教育、造福后代子孙的善行义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他关心关注家乡亲人生产生活的善举,是对祖国对家乡刻骨铭心的大爱,是对祖国对家乡的一片赤子之心。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崇高的思想品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突然,下课铃声打断了我的回忆,孙洼校区校长焦跃生站在我的面前,热情邀请我到学校坐坐,并向我介绍了学校在栾昆岭老先生事迹的鼓舞下,涌现出很多优秀学生和老师,使孙洼学校的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焦校长还说,2017年初冬,栾老先生二儿子栾纪清曾到孙洼校区探望,并捐款2000元。
          栾纪清到学校捐款,使我想起栾昆岭老先生曾给我说过的话,他的父亲在本地是出名的开明人士,生活也富裕,经常帮助邻里乡亲。从小栾昆岭老先生就听父亲说,“人,不论走到哪里,一定要爱自己的祖国,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因为这是自己的‘根’。”还说,“人,要时常怀有慈悲之心,多做些积德行善的好事,人品要正。”栾昆岭先生谨记他父亲的教诲,栾纪宗、栾纪清、栾冰心不也是继承了栾昆岭老先生的家风吗?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啊!

(供稿:邢台清河县教育基金会,县慈善总会)


网站地图